新闻发布
两国三地云端联动!康诺思腾携手全球专家推动优质医疗普惠共享
7月17日,一场跨越欧亚大陆、三地协同的远程外科手术,依托康诺思腾自主研发的Sentire思腾®腔镜手术机器人和远程专线网络,在上海、香港、伦敦三地同步展开,为手术全程提供了高稳定性的技术保障。手术的顺利开展标志着康诺思腾手术机器人已具备在国际复杂网络环境、多团队协同临床场景下的成熟应用能力,也为优质医疗资源的普及和跨区域协同的临床探索奠定了可行性基础。
跨越亚欧大陆,三地同屏共术式
此次活动邀请到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副院长王争教授、胃肠外科主任张子臻教授,香港中文大学医学院院长、医疗机器人创新技术中心(MRC)联合主任赵伟仁教授,香港中文大学机械与自动化工程学系及外科学系教授、医疗机器人创新技术中心(MRC)联合主任欧国威教授,伦敦皇家马斯登医院上消化道外科首席专家Asif Chaudry医生,香港中文大学医学院上消化道及代谢外科部主任陈诗珑医生等重要嘉宾参加,共同见证此次全球智慧医疗资源联动实战落地。
本次手术对象位于香港本地,仁济医院与伦敦皇家马斯登医院的专家团队分别担任主刀专家,三地外科团队通过远程协作接力完成腹腔镜手术机器人胃切除术。
北京时间7月17日16点40分,手术正式开始。仁济医院胃肠外科主任张子臻担任术中主操,率先接入国产手术机器人系统,远程操作完成胃食管连接区域的解剖与暴露,为后续跨时区手术交接打下坚实基础。随后手术控制权平稳切换至伦敦团队,由 Asif Chaudry 医生精准完成剩余分离、清扫及术中质量评估,并高度评价系统的即时响应“如同亲临手术台旁”。在香港现场,香港中文大学医学院上消化道及代谢外科部主任陈诗珑医生负责术中监护与系统支持,全程保障设备安全平稳运行。
验证远程价值,汇聚专家共识
本次手术成功验证了康诺思腾手术机器人在远程多点协作中的稳定性、多场景适配性,并彰显其构建全球高效远程手术网络的可行性与可复制性。
随着远程手术技术的不断成熟和应用场景的拓展,其价值正深度渗透至医疗实践的多个维度:医生得以突破地域限制,实现跨国协作与高难度术式演练,实时共享顶尖专家资源;患者可在本地便捷获得国际级诊疗;外科培训与学术推广则依托该平台,实现跨国同步观摩与研讨,加速培养数字化手术人才;对社会而言,这种模式打破地域与时区壁垒,促进优质医疗资源公平可及,赋能智慧医疗多场景落地,整体提升医疗服务水平。
对此,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副院长王争教授表示,这场跨越地区与时区的多点协作,为“患者不动、专家在线、资源共享”提供了可行样本,仁济医院将继续携手全球专家推动智慧医疗系统化发展,惠及更多患者。
香港中文大学医学院院长、医疗机器人创新技术中心联合主任赵伟仁教授指出,此次手术不仅是技术创新的重要尝试,更体现了香港在国际医学协作中的独特作用。他期待通过更多智慧医疗项目,促进区域医疗服务水平提升。
伦敦皇家马斯登医院上消化道外科首席专家Asif Chaudry 医生强调,交叉学科研究与数字化创新正重塑全球癌症治疗,机器人技术与临床协作的深度融合,使团队跨越国界如同同台手术,患者无论身处何地都能获得精准治疗。
学术为基铸利器,远程创新惠全球
自创立伊始,学术精神与国际化视野便已刻进康诺思腾的基因,在创始人、CEO欧国威教授的带领下,康诺思腾汇聚全球顶尖团队与学术顾问网络,具备临床需求到工程落地的全流程把控能力和深度垂直整合能力,专注手术机器人技术研发、临床转化与高质量培训体系构建。
作为中国创新型手术机器人企业代表,康诺思腾正持续拓展技术应用场景与国际临床合作。手术机器人系统与远程专线网络的组合,将通过远程培训、远程督导、远程手术等形式,实现跨越时间、区域的高质量远程手术医疗服务,这一技术也将在医疗资源优化配置、医疗教育范式革新和医疗服务均质化提升等方面展现出深远价值。
未来,康诺思腾将持续与全球领先医疗机构保持紧密合作,加速推动多中心、跨国界、常态化的远程手术项目落地,以“中国方案”赋能智慧医疗,让创新成果惠及全球患者。